学术报告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在纳米晶生长过程中,物质沉积和配体抑制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是由于描述方便,科学家们往往将其分开表述,避免了动态复杂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晶面控制”是一个抽象的术语,其中隐含了配体的动态作用而强调终态,相当于把复杂的动态过程打包,简化成黑匣子。 近年来,我们的团队一直在研究活性表面生长模式(Active Surface Growth),该模式主要利用了纳米颗粒生长与配体抑制钝化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我们强调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并探索了传统晶面控制方法所不能描述的异常生长。简而言之,配体的结合和紧密排列都需要时间,相对“旧”表面上沉积产生的产物会存在明显差异。配体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了等价位点上的不等价生长,其中配体不足的位点会接沉积更多的生长材料,并随着生长不断刷新;而配体较多的位点则会在动态竞争中失利,并因更密集的配体抑制而变得更老。这种强者愈强的正反馈能解释为何材料会集中沉积在少数活性位点上,打破了对称性,并创造出像纳米箭头、纳米徽章、纳米螺旋桨和超细纳米线森林等超越传统合成能力的奇特结构。活性位点生长模式是一类新型的纳米合成反应,我们相信,其进一步的发展将创造前所未有的合成控制力。

于霆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以Strain-Induced Robust Skyrmion Lattice at Room Temperature in van der Waals Ferromagnet为题发表研究文章

时间:2025年07月02日

应变工程技术成功实现室温下稳定斯格明子晶格的形成斯格明子(Skyrmion)是一种具有拓扑保护的纳米级磁涡旋结构,被誉为未来高密度、低功耗信息载体的理想候选者。然而传统调控需依赖强磁场或电流,且难以在室温下形成有序晶格。为此,研究人员采用应变工程技术成功实现了从迷宫状磁畴到高度有序的斯格明子晶格的转变。尤为重要的是,这种斯格明子晶格在室温下展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即使历经上千次的拉伸、弯曲和扭转循环测试,依然能够保持其结构完整,...

学术报告

时间:2025年06月27日

主讲嘉宾:王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理学院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报告时间:2025年6月9日(周一)10:00     报告地点: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新楼多功能厅D-505 报告摘要When artificially integrating the naturally incompatible atomic structures,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s and physical functionalities, the interplays at the interfaces induce ...

于霆课题组在Small Methods上以Electrically Pumped Valley Emitter in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with Magnetic Manipulation为题发表研究文章

时间:2025年06月30日

电泵浦TMDCs中实现纯磁场操控的谷极化翻转发光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中非共振激发因素对不同TMDCs材料的能谷极化性质产生差异化影响,进而限制了体系之间的系统对比研究。为此,研究人员利用电泵浦量子阱结构,结合纯外磁场(无磁性电极/衬底),在多种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s)中实现谷极化电致发光的高效操控与方向翻转,为二维半导体光学特性研究及谷电子学器件开发开辟了新路径。武汉大学于霆课题组在Small Methods上以Electrically ...

恭喜周新怡同学获得CSC国家公派留学资格

时间:2025年07月01日

恭喜于霆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周新怡通过专家评审,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成功申请至新加坡国立大学Jingsheng Chen教授课题组进行联合培养。

于霆课题组在Nanoscale上以Strong and reciprocal magneto-phonon effects in a 2D antiferromagnetic semiconductor FePSe3为题发表研究文章

时间:2025年07月02日

二维反铁磁半导体FePSe3的互易磁声相互作用二维反铁磁材料中磁振子与声子的耦合可以在磁子学中实现低耗散,更高频地处理和传递信息。但在多数情况下,磁子器件中磁子与声子的传播需要维持整体磁序。通过局部调控磁子-声子耦合,可在不影响整体磁序的情况下实现磁子特性的精准调节。武汉大学于霆课题组在Nanoscale上以Strong and reciprocal magneto-phonon effects in a 2D antiferromagnetic semiconductor FePSe3为题发表研究文章,...

于霆课题组在ACS Nano上以Coexisting Phases in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Overview, Synthesis,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为题发表综述文章

时间:2025年06月30日

探索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的共存相:前沿概述、合成方法、应用场景与未来展望在过去的十年中,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 (TMDCs) 的相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可以控制合成 TMDCs 的各种相并实现它们之间的轻松转换。最近,人们对 TMDC 共存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共存相在一个纳米结构 TMDC 中包含多个相。通过利用各组成相的优点,与单相 TMDCs 相比,共存相在许多方面提供了增强的性能。武汉大学于霆课题组在ACS Nano上以Coexisting ...

恭喜周新怡同学的原子力显微镜作品入围布鲁克杯“舞动针尖,精彩无限”原子力显微镜美图大赛优秀图像

时间:2025年07月01日

入围奖品:价值万元的高性能探针大礼包和AFM美图台历作品台历相关链接:布鲁克(AFM)原子力显微镜美图大赛圆满落幕

恭喜孙悦同学入选武汉大学2024年基础学科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项目

时间:2025年07月01日

恭喜于霆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孙悦通过拔尖创新人才评审组综合审议,入选武汉大学2024年基础学科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项目

于霆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以Lightning the Spin: Harnessing the Potential of 2D Magnets in Opto-Spintronics为题发表综述文章

时间:2025年06月30日

点亮自旋:挖掘二维磁体在光自旋电子学中的潜力自2017年二维(2D)磁体问世以来,二维磁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些二维磁体的二维属性,以原子级厚度为特征,使得它们具有很强的磁各向异性、层数相关和可切换磁序,以及存在量子约束的拟粒子。这些独特特征将它们与传统的三维(3D)磁性材料区分开来。此外,2D几何结构使它们能够高效地与光相互作用,使其非常适合于光自旋电子学应用和潜在的芯片集成。近日,武汉大学于霆课题组在Advanced ...

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